绕极深水

南大洋中体积最大的水团是绕极深水(CDW)。它从- 1400米延伸到> 3500米深,但它

1000

2000

4000

5000

60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1000

2000

4000

5000

6000

图4.5:来自WOCE线S2在南大洋大西洋段的盐度(A)和中性密度(B)场的水文剖面。值得注意的是(i)含盐的、富含nadw的LCDW向南极洲的逐级上升,在那里它被南部的新鲜、冷的AASW所覆盖俯冲AAIW在北方和(二)包含大量的经典南极底水(AABW;gn>28.27kgm~3)在Weddell盆地内(参见图4.4)。水文剖面是由wce南大洋地图集在http://woceatlas.tamu.edu/.前线名称见图4.2。

1000

2000

4000

5000

环极地北线

威德尔盆地

盐度

威德尔盆地

盐度

0 1000 2000 3000 4000

1000

2000

4000

5000

Aasw气候剖面

图4.5:来自WOCE线S2在南大洋大西洋段的盐度(A)和中性密度(B)场的水文剖面。值得注意的是(i)含盐的、富含nadw的LCDW逐步向南极洲上升,在南部被新鲜的、冷的AASW覆盖,在北部被俯冲的AAIW覆盖,以及(ii)包含大量的经典南极底水(AABW;gn>28.27kgm~3)在Weddell盆地内(参见图4.4)。水文剖面是由wce南大洋地图集在http://woceatlas.tamu.edu/.前线名称见图4.2。

距离(公里)

距离(公里)

上升到与AASW相遇,甚至沿南极大陆边缘露头(图4.2、4.4和4.5)。CDW有两种基本类型:(1)上环极深水(UCDW)以氧气最小值和营养物质浓度上升为特征,其开放海洋深度范围为~ 14002500 m;(2)下环极深水(LCDW),其特征是盐度最大值(34.70-34.75 psu) (Gordon, 1975;Orsi等人,1995)。这个最大值反映了迁移到南大洋的NADW的输入(Orsi et al., 1995;Rintoul et al., 2001)。在与ACC相遇后,NADW被夹带并沿南极大陆向东移动,同时与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水以及来自南极洲的高密度海水混合,形成LCDW。尽管剧烈的混合,NADW的高盐度特征仍然保留了下来(Reid和Lynn, 1971;戈登,1975)。在南极洲周围的几个地方,LCDW在大陆斜坡上升,在那里与超冷的大陆架水混合,不仅更新深循环南极底水(AABW)是南大洋最深的水团(图4.2、4.4和4.5;福斯特和卡马克,1976;雅各布斯等人,1985年;Orsi等人,1999)。在所有三大大洋中,LCDW都被深的西部边界流带向赤道(见第4.3.3节和Schmitz, 1995;豪格,2001)。根据Rintoul等人(2001)的说法,与淡水混合,加上氧气的生物耗竭,慢慢地将LCDW修改为密度较低、含氧量较低的变体,并返回南部作为UCDW。在一些WOCE剖面,如印度洋的P15, UCDW的氧气耗竭可能受到来自北印度和北太平洋的富含营养的深水直接注入的影响。

继续阅读:南极底水

这篇文章有用吗?

0 0